盼得根深绿更浓 化作春泥润花香—承德银行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、助力企业创业展业、服务百姓民生纪实[2022年04月14日] |
|
编者按:2022年是承德银行成立20周年,一路走来,承德银行始终坚持“服务地方、服务中小、服务百姓”的服务宗旨,和地方政府始终相濡以沫、唇齿相依,和企业百姓一道餐风露雨、携手成长。无论是民生工程的施工现场还是小微企业的车间厂房,无论是农村百姓的田间地头还是为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奔波的路上,一桩桩小事、一件件实事、一幕幕暖事,见证了一段相互扶持、彼此成就的共赢之路,谱写了一曲栉风沐雨、共赴梦想的奋斗之歌。 只有根扎的深,才能走得远、走得稳,才能枝繁叶茂、基业长青,承德银行不忘初心,主动担当,始终站在支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、基础设施、补齐短板的最前沿。 作为承德市最大的法人银行,承德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区域实体经济唇齿相依,一荣俱荣。为更好的践行地方法人银行的金融使命,承德银行全力支持政府重点工程和民生领域发展,近三年(2019—2021年)累计向水、电、暖、气、路桥、医疗、教育、康养等民生领域投放授信71.06亿元,支持了铁路老居宅危房改造、云山南区域旧城改造回迁、双峰寺水库综合开发、矿业集团土地整理保护、公交集团新能源汽车、中建水务城镇供水及污水处理等一批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,在2021年在燃煤成本大幅提高的背景下,主动为热力集团制定1.7亿元的综合授信方案;开辟绿色通道,仅用两天时间为其提供5000万元“热源费”信贷支持,保证了百姓正常取暖。 在涉及区域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、主导产业方面,承德银行更是谋划在前、行动在先,从顶层战略设计、整体信贷投向、特色产品和功能研发等着手,真正践行地方银行责任。特别是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、国际生态旅游城市、“风光储氢”一体化等重点战略以及“3+3”主导产业、乡村振兴产业、“5256”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。截至2月末,全行在主导产业授信余额46.94亿元。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扶持,对平泉食用菌与活性炭,宽城板栗种植,兴隆果品深加工,围场马铃薯深加工,丰宁畜牧养殖、生态旅游,隆化温泉旅游、家庭旅馆等给予支持,涉农贷款余额232.88亿元,带动农户24万户以上。 越是困难时期,方显责任担当。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,承德银行始终站在支持防疫抗疫、复工复产的第一线,累计向承德辖内发放授信资金3117.82亿元,占全行投放总量的89.3%,其中利用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和普惠信用工具、国开行转贷款政策为2530多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3.98亿元;为6000余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,涉及贷款50亿元。不完全统计,这些资金可带动辖内企业客户实现产值2300亿元以上,税收100亿元以上,稳定和解决就业15万人以上。协调和捐赠防疫物资400万元以上,其中向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,发动员工捐款数十万元。 只有和企业相伴成长,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困难的捶打,承德银行深思一层,多做一步,始终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的难题。 为了让企业看得见、进的来、办的了,承德银行疏渠筑坝,搭建多项特色服务平台为企业解难题、办实事。设立银企帮扶基金,累计为企业办理倒贷229.34亿元以上,节约成本1.3亿元以上。设立全市首家微贷中心,引入先进微贷技术,为缺少有效抵押担保、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小微企业、个体商户提供支持,累计为6900户企业商户提供贷款92亿元。设立全市首家小票中心,针对小微企业票面金额小、业务频率高、资金需求急导致的难题,累计为230户小微企业办理贴现38.74亿元。设立河北省首家科技支行,全行科技型企业授信余额71.8亿元。与河北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“农担保”业务,与河北省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、团市委合作开办“青扶贷”扶持项目,与市科技局合作推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增信基金”,实现了多渠道、多维度的金融支持。 “把金融服务放在太阳底下,最大限度让利于民、还利于企。”承德银行对企业和百姓做出了最朴实的承诺。推行“阳光信贷承诺”,除代收印花税外,严格禁止以贷收费、借贷搭售、转嫁成本等现象。全行各类免费服务项达到100多项。如:免收短信通知费、网银年费等管理费用,主动承担征信查询手续费、抵押登记费等第三方收费,今年以来,进一步取消验资增资手续费、支付密码器以及支票、委托付款凭证工本费、挂失费等,每年为企业节省各类服务费用1800多万元。同时,完善助小扶微“绿色通道”,充分发挥“流程短、手续简、审批快”的优势,利用“互联网+大数据”技术,研发存e融、享e融、微业贷、园丁贷、天使贷等特色线上产品。截至2022年2月末,全行线上贷款余额197.77亿元,可实现即审即放。 只有和百姓荣辱与共,才能真正走进百姓生活,才能让金融服务融入人间烟火,承德银行从小做起,常积跬步,把优质金融服务送入寻常百姓家。 为了真正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,承德银行打造“线下+线上”的服务双翼。一方面不断优化网点布局,服务网点全部分布于重点的街道、社区,完善“爱心驿站”公益品牌,创新“村口驿站”农村金融服务平台,打造“金融+政务+商企+农户”的服务模式。同时,免费开展上门服务,解决高龄、重病、残疾、偏远农村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,每年开展上门服务数百次。另一方面,畅通线上服务渠道,搭建了“惠生活”服务平台,推出了智慧医院、旅游、水务、交通、教育、物业、停车等服务场景,覆盖百姓衣食住行、交通旅游、教育康养等各个生活领域。该行“智慧医院”2020年上线以来,实现线上交易223.5万次,交易金额3.08亿元,为疫情期间百姓就医就诊带来便利。 饮水不忘挖井人,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百姓的信赖和支持,承德银行同样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,用实际行动回馈这方热土。连续15年免费为全市30000多名离退休人员代发工资,2021年累计代发工资306.57万笔,金额94.19亿元。最早开办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,为1000多户下岗失业人员发放贷款6000多万元。开展公益助学、助残助困、支持灾区建设、新农村发展、防疫抗疫等公益活动,累计协调和投入公益款项5000万元以上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,帮助滦平县金鸡沟村与颈复康合作打造药材基地,形成“技术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新模式,建立了包括手工艺品、木耳大棚、苍术种植、西梅和珍珠油杏等多种产业,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收致富。 “客户总量超过470万户,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了承德银行、留在了承德银行,这就是父老乡亲对我们最好的信赖和支持,最美的评价和褒奖。我们也深信,在这方生长的热土上,在乡亲们的厚爱里,在我们携手拼搏中,一定能够共克时艰、共赢发展,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、魅力承德做出新贡献!”承德银行张磊董事长坚定的告诉笔者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