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濡以沫共非凡[2020年11月23日] |
|
——承德银行坚定践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,多措并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纪实 【编者按】自国家普惠金融规划实施以来,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但同时,由于小微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抵质押和担保物、信用度较低等因素,导致金融机构在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时较为谨慎。与此同时,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,银行的服务模式、营销模式、产品模式、风控模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革。承德银行在改革发展道路上,始终恪守服务小微和百姓的经营定位,努力践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,围绕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具体需求,拓宽渠道,搭建平台,创新技术,减费让利,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。 渠道先行 平台助力 解决小微企业“融资难” 创新成立全市首家事业部制的小微企业专属服务平台——承德银行微贷中心。引入国内一流的微贷技术,打破了大部分银行重抵押、看担保、审批时间长的传统“门槛”,更加侧重对客户的资质、信誉、潜力、个人品德等非业务指标的技术分析,推出了车易贷、农易贷、居易贷、租金贷等多款特色产品,为无抵押、无担保的小企业、小商户提供融资支持。同时,将第三方微贷技术与我行的风控规则、获客渠道、审批机制相结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线下获客+技术分析+双重风险控制”的风控模式。截至今年8月末,承德银行微贷中心已经拓展到唐山、石家庄、张家口三个分中心,累计为4600户企业发放贷款68亿元以上。成立银企帮扶基金,累计投入“资金池”2.2亿元,为企业办理倒贷220亿元以上,可为企业节约服务成本1.1亿元以上。设立小票中心,累计为250多家小微企业办理贴现66亿元以上。设立河北省首家科技支行,与市科技局、扶贫办等开展战略合作,与300多家科技型企业、涉农企业进行对接服务,初步形成了“以传统零售业务为基础,以微贷、小票业务为补充,以专业化平台为导向”的服务格局。专注末端市场,为区域特色产业、金融扶贫领域等提供助力。对承德辖内平泉的食用菌、活性炭产业,宽城的板栗种植加工,兴隆的果品深加工,丰宁的畜牧养殖等提供重点支持;立足农户、农企、农业合作组织的特殊需求,创新推出“产业链贷”“农担保贷”特色产品,截至8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33亿元。 技术破题 效率为王 解决小微企业“融资慢” 打通线上渠道,突破“时间、区域、网点”因素的束缚,打造线上化、智能化的“一站式”服务体验。承德银行小微企业服务的线上化转型可以划分三个阶段:第一步,对既有平台的优化和完善。充分运用“互联网+大数据”的思维,完善“手机银行、电话银行、微信银行、网上银行”四大线上渠道,研发了智慧零售、移动展业、聚合支付、人脸识别、客户信用评级、客户关系管理等特色功能,逐步探索“网点+银行APP+场景化服务”的新型获客模式。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,精简贷款审放流程,打破“定期审贷”的固有模式,对企业的特殊需求、紧急需求,开辟绿色通道,最快可实现即审即放。第二步,对新渠道、新模式的探索和开 拓。2017年,互联网金融部正式组建,全行线上零售业务正式起步。目前,已经与国内多家头部金融、科技公司开展战略合作,引入大数据反欺诈系统,推出了大数时贷、友金快贷、蚂蚁花呗、京东金条等特色线上产品,让承德银行的“特色服务”走出承德、走向更广阔的区域。第三,从“助贷”模式到“自营”模式的转变。加强对客户数据、行业数据、业务数据以及相关的征信、纳税、费用缴纳等多维度信息的综合分析,精准定位客户的融资需求、风险偏好、还款能力等,自主研发了财e融、存e融以及基于区域内白名单客户的“享e融”、基于税务数据的“税e融”、基于场景金融的“线上信用贷”等线上融资产品;搭建了自己的网贷平台,将300余条业务规则嵌入到系统之中,实现了对风险的前瞻性识别与控制。截至8月末,全行线上贷款余额120.59亿元,实现了从“助贷”模式向自主获客、自主运营、自主风控的模式转变。 主动担当 减费让利 解决小微企业“融资贵” “小微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点多面广、需求各异,只有做到因地制宜、量身定制,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的个性化融资需求”。实行差异化的授信政策,按照“制度先行、试点推进、风险可控”的原则,营造更加宽松、灵活的自主创新环境,针对区域特色产业、特殊行业,涌现出了农商保贷、农社保贷、票贷通、租金贷、汽车微贷等一批特色授信项目,形成了丰富灵活、多点开花的服务格局。“保持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的客户关系,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,也是对所有客户的责任和承诺。”坚持“阳光信贷”,严格禁止以贷收费、借贷搭售、转嫁成本等现象,除代税务局收取印花税之外,不向企业收取任何额外的服务费用。把员工思想的引导做在前面,定期组织内控制度、思想道德、职业操守、操作技能、典型案例等方面的培训,积极开展内部自查、互查教育、定期检查等,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,引导员工严守纪律底线、廉洁底线。不断完善岗位制衡机制,坚持“双人四眼”原则,严格审批流程,形成对整个放贷环节的有效监督。“把减费让利、合作共赢落到实处,真正的为小微企业发展减包袱、卸担子”。坚持优惠利率,通过办理银行承兑汇票、票据贴现、合理调整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等,灵活定价,一企一策,减少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利息支出。免收小额管理费、短信通知费、网银服务年费等管理费用,主动承担征信查询手续费、抵押评估登记费等第三方收费,免费提供代发工资、上门服务、驻企服务、小件寄存、零残币兑换等服务项目,不完全统计,每年可以为企业减免服务费用近3700万元以上。 恪守初心 携手战“疫” 多措并举为小微企业“雪中送碳” 疫情的爆发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造成的冲击和损失是巨大的。疫情初期,承德银行全体干部员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,提前上岗,实行轮流营业、错峰营业,并在非轮值网点安排人员24小时带班、值班;通过多种线上渠道为客户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,确保服务不断档。 一是全面落实市政府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。在员工自身做到一个不疑似、一个不确诊、一个不隔离、不给地方政府添一个麻烦的基础上,全面支持防疫抗疫、抓好金融服务。干部员工提前上岗,总行领导亲自督办,通过提前营业、错峰营业、畅通线上服务渠道等方式满足客户需求,对防疫物资的生产、捐赠等相关客户优先进行办理。强化线上服务,研发智慧医院、智慧水务、聚合支付等科技平台,累计交易超30万次、金额3000万元以上,避免了线下集中排队带来的传染风险。二是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。资金投放超过去年同期。今年1-8月份,累计发放授信资金740.91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投放226.87亿元,重点支持民营、小微、商户等弱势群体,特别是防疫物资生产、环境综合治理、物流运输等特殊行业。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截至8月末,利用央行再贷款政策,累计为1129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3.51亿元,低于全行平均利率3.51个百分点;利用国开行转贷款政策,累计为270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.03亿元,低于全行平均利率3.62个百分点。通过无还本续贷的方式,为184户企业办理续贷4.19亿元,有效降低了倒贷成本。通过展期、续贷、延期还本付息、免除罚息、调整征信记录等方式,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,涉及贷款户数超900户,贷款本金超40亿元。主动对接企业服务需求。改变以往单纯的“是否满足放贷条件”门槛,而是站在企业的角度,帮助企业分析面临困难的原因,结合产业、行业、市场、政策、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,充分利用承德银行的平台、资源、渠道等优势,帮助企业挖掘市场需求、激发发展活力。通过自身的微信、行刊、行报等平台,免费帮助企业发布复业信息300多次,实现承德银行与客户之间、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。三是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。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,主动协调员工深入社区、街道等开展志愿服务;积极向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、交警、社区工作人员捐资捐物,累计开展各类慰问活动110多次,筹集和捐赠各类防疫款项400余万元。 除此之外,承德银行还将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和服务百姓民生相结合,不断打造更加丰富的泛金融业态和生活场景,智慧水务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法院、智慧校园、智慧交通等场景化服务平台陆续搭建,涉及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娱乐消费、餐饮旅游、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,真正把金融服务融入到百姓生活。在网点设立“爱心驿站”,配备了应急医药箱、针线包、老花镜、充电器、饮水机、便民雨伞等便民物品,免费为环卫工人、执勤交警等提供休息场所。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等宣传,推出了延时服务、上门服务、小件寄存、残币兑换、收费直通车等便民举措,将自身打造成文明服务的重要窗口和阵地。 时代在改变、政策在改变、市场在改变,承德银行也提出了自己新十年的战略方向:转变发展导向,突出质量效益核心,走集约型、内涵式发展之路;转换发展模式,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,走创新型、特色化发展之路;坚守审慎经营理念,严守安全合规底线,走稳健可持续发展之路。着力培养和打造“人才、管理、合规、创新、科技、文化”六大动能,加快构建流程银行、开放银行、数字银行、人本银行、安全银行、家园银行,推动承德银行新十年的转型发展新跨越。 |
|
|